索 引 號 640400000/2022-00185 發文時間 2022-11-30
發布機構 固原市人民政府 文 號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有效性 有效
標 題: 固原市人民政府印發固原市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固原市人民政府印發固原市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派出機構、直屬事業單位,市屬國有企業:

《固原市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予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固原市人民政府

20221130

(此件公開發布)

固原市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

規范化便利化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國發〔20225號)和《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實施意見》(寧政發〔202232號)明確的各項工作任務,持續創新優化政務服務,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2022年底前,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編制公布市、縣行政許可事項清單,以行政許可為重點,建立統一編制、聯合審核、動態管理、全面實施的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厘清監管責任,建立審管有效銜接機制;實現線上線下事項清單一致、實施要件統一、辦事指南同源。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綜合窗口設置全覆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功能進一步完善,受審分離制度全面實施,“163”政務服務模式市縣一體化全面實施,一網通辦能力顯著增強,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基本實現市域通辦”“區內通辦”“跨省通辦。

(二)2023年底前,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修訂完善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和實施清單要素標準;政務服務電子證照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更多政務服務事項集成辦”“免證辦;全市“163”政務服務平臺功能更加完備,適合網上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全程網辦。

(三)2024年底前,全市政務服務集約化辦事、智慧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體系全面建成,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高頻電子證照實現互通互認,免證辦全面推行;全市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更加好辦易辦。

(四)2025年前,全市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市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全市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形成常態化機制,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全面建成。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

1. 編制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根據自治區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明確我市應承接的事項,全面梳理依法依規自行設立的事項,編制全市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經市政府審核發布。按照全區統一部署,20221030日前完成行政許可事項目錄編制發布,2023年底前完成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編制發布。(市審批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2. 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要素統一。根據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梳理再造流程,推動實現同一政務服務事項設定依據、實施機關、許可條件、辦理程序、辦理時限、申請材料、法定辦結時限、辦理結果等在全市范圍內統一。(市審批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3. 創建“163”政務服務標準化品牌。組織實施國家第七批社會管理和綜合標準化試點,全面提升“163”政務服務模式標準化品牌。建立完善政務服務標準體系,制定全市政務服務標準化工作指南和制修訂計劃,推進形成標準研制、試點驗證、審查發布、推廣實施、效果評估、監督保障等閉環運行機制,2023年底前通過國家標準委驗收。(市審批局、市場監管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

4. 規范審批服務行為。按照寧夏政務服務網統一發布的辦事指南提供辦事服務,不得額外增加或變相增加辦理環節和申請材料。嚴格執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和限時辦結、窗口無否決權等制度。優化前置服務,加強政務服務事項申報輔導,咨詢、代幫辦等服務,對現場勘驗、技術審查聽證論證等特別程序實施清單化管理。(市審批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民政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5. 規范審批監管協同。按照誰審批、誰主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健全審管銜接聯動機制,明確審批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職責和邊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信息和結果信息、監管信息互通互認、同步共享。編制發布全市審管聯動事項目錄清單,構建事項完備、系統融合、體系健全、標準規范的審管聯動工作模式和標準體系,依法依規嚴格履行審核和監管責任,完善審批、監管、執法、信用等多部門協同機制,提升審管聯動效能。(市審批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6. 規范中介服務。清理規范政務服務領域沒有法律法規或國務院決定依據的中介服務事項,動態調整中介服務事項清單。整治市場壟斷、紅頂中介等問題,支持企業自主選擇中介服務機構。加大網上中介超市推廣應用,引導中介機構入駐網上超市,著力構建全流程一體化閉環監管體系。推動入駐的中介機構規范公開服務指南,明確服務條件、流程、時限和收費標準等要素,實行信用等級評價、資質動態管理。(市審批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局、自然資源局、民政局、市場監管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7. 規范政務服務場所設置??h級以上為政務服務中心,鄉鎮(街道)為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為便民服務站。市縣(區)部門單獨設立的辦事大廳原則上整合并入本級政務服務中心,確不具備整合條件的納入本級政務服務中心一體化管理,按照統一要求提供規范化服務。(市審批局牽頭,市公安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交通運輸局、司法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8. 規范政務服務窗口設置。設置無差別或分領域綜合辦事窗口,實現一窗受理、綜合服務。設置綜合咨詢窗口,統一提供咨詢、引導等服務。設置一次辦窗口,為企業群眾提供最多跑一次服務。設置幫辦代辦窗口,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幫辦代辦服務。設置聯審聯批窗口,為重點項目、招商引資項目提供幫辦代辦服務。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務,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過程中遇到的疑難事項和復雜問題。(市審批局牽頭,市公安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交通運輸局、司法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9. 規范窗口業務辦理。制定政務服務中心進駐事項負面清單,除場地限制或涉及國家秘密等情形外,其他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實質運行,嚴禁明進暗不進。推進水電氣熱、電信、公證、法律援助等與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綜合受理。加大市縣(區)政務服務窗口授權力度,推進更多事項當場辦、簡易辦、承諾辦。(市審批局牽頭,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城管局、司法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 規范網上辦事。統一網上辦事入口。各縣(區)、市直各部門(單位)已建成的政務服務系統、移動端(含小程序等)應用,要抓緊做好與寧夏政務服務網、我的寧夏政務APP深度融合,解決政務移動應用程序(APP)數量多、重復注冊等問題。規范網上辦事指引。實現網上辦事大廳與政府門戶網站的聯通,方便群眾查閱和登錄辦事;對現有網上辦事指引進行持續優化和動態更新,提供更加簡明易懂實用的辦事指南和網上辦事操作說明,探索推行在線導辦幫辦和智能客服,通過在線幫辦或設置智能問答等方式,解決企業群眾在線操作、材料準備、業務標準、業務流程等方面問題,實現一看就能懂、一點就能辦。提升網上辦事深度。加強政務服務事項精細化、情形化梳理,明確網辦深度和具體操作流程,加強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材料應用,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由網上可辦向全程網辦轉變,確保全程網辦事項好辦易辦。市審批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1. 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等在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同源發布、同步更新,做到線上線下辦事一個標準、一套材料、一體化辦理。對已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同步提供線下窗口辦事服務,由企業和群眾自主選擇辦理渠道。在線下辦理的事項,不得強制要求申請人先到網上預約或在線提交申請材料。已在線收取申請材料或通過部門共享能獲取規范化電子材料的,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交紙質材料。(市審批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2. 規范開展政務服務評估評價。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建立健全政務服務差評整改、反饋、監督體系和機制,確保差評整改、反饋率達到100%。建立健全政務服務督查考核機制,將政務服務工作納入市縣(區)效能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市審批局牽頭,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

13. 推進政務服務集成辦。一件事一次辦為抓手,推動關聯性強、辦事需求量大、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強的多個跨部門、跨層級政務服務事項集成化辦理。以新生兒出生、就醫、不動產登記、企業開辦、企業注銷、企業準營、就業服務等高頻事項為重點,協調多部門聯辦事項表單梳理和數據共享等工作,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辦理、一口發證要求,減少辦事環節、精簡辦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市審批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4. 推進政務服務免證辦。推動通過數據共享、在線核驗等方式,推動實現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實體證照,明確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效力。按照誰主管、誰審核、誰負責的原則,對有數據共享需求的縣(區)、部門(單位)嚴格落實自治區數據共享受理服務系統要求,保障持證主體信息安全。(市審批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5. 推進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落實國務院、自治區對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區內通辦的工作部署,設跨區域通辦窗口,加強窗口人員配備,持續拓展跨省通辦事項全覆蓋,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區內通辦,市區通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異地辦事服務。(市審批局牽頭,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6. 推動更多政務服務就近辦。依法依規將群眾經常辦理,且基層能有效承接的政務服務事項,以委托受理、授權辦理、幫辦代辦等方式下沉至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站辦理。在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中心設置集成式自助服務終端,提供“24小時不打烊服務;推動在村(社區)、園區、商場、銀行、郵政、電信網點等場所設置集成式自助服務終端,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市審批局、財政局、開發區管委會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7. 推動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按照應上盡上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等情形外,市、縣(區)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163”政務服務平臺運行管理,提高全流程、全環節網上服務水平,全面提升網上可辦率和全程網辦率,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全面推廣應用我的寧夏”APP,持續做優固原專區功能,推動更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加快各類高頻電子證照在我的寧夏”APP移動端匯聚,在日常生產生活各領域實現亮證掃碼等快捷應用。(市審批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8. 提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應用率。推廣應用全區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寧夏政務服務網),提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使用率,要統一使用自治區一網通辦平臺,全力提升市、縣(區)、鄉鎮(街道)政務服務綜合窗口一網通辦服務水平,實現市、縣(區)各部門辦理的政務服務數據實時匯集推送至自治區。(市審批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19. 推行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梳理可采取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方式的政務服務事項。編制并公布實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實行告知承諾的事項要明確承諾的具體內容、要求以及違反承諾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細化辦事承諾方式,制定告知承諾書、事后核查、撤銷審批等具體監管措施和細則;實行容缺受理的事項要明確可容缺受理材料要件;明確對實施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后市場主體違法行為的監管內容等,統一向社會公布。(市司法局、審批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20. 推行審批服務專員制度。對政府投資項目、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設立審批專員,及時與項目單位主動對接,提前介入,開展上門服務,為項目單位提供業務咨詢、政策指引、幫辦代辦等媽媽式服務,全程負責重大投資項目從立項批復到竣工驗收過程中所涉及的審批手續辦理,使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花功夫辦審批。(市審批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21. 全面推行延時預約服務。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要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早晚彈性辦”“午間不間斷”“節假日不休息等延時、預約服務。編制延時、預約服務事項清單,實行動態管理,通過寧夏政務服務網、固原市政府網、固原審批服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面向社會公告,并加大宣傳力度。(市審批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單位〕、中央駐固有關單位及各縣〔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是服務企業和群眾生產經營與辦事創業、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明確政務服務分管領導或主管機構及責任人員,強化經費、人員、場地、設備、信息化保障,建立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政務服務責任體系。市審批局要加強全市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工作的統籌協調,推動解決有關重點難點問題,確保各項改革任務盡快落地見效。

(二)明確責任分工。各牽頭部門(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按照主體責任分工,切實履行督促落實、協調聯動職責。各責任單位要主動認領任務,及時與自治區對口部門加強銜接,全力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協同推進,取得實效。各縣(區)要全面建立健全政務服務管理體系,加強政務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站)規范運行。

(三)嚴格督查考核。市政府督查室聯合市審批局組成督查組,采取重點督查與全面督查相結合、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等方式,加大督查檢查力度,定期通報各縣(區)、市直各部門(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并將工作推進情況計入全市年度政務服務效能目標管理考核內容,推進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打?。?a href="javascript:window.print();">

網站地圖

主辦:固原市人民政府????承辦:固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運行管理:固原市電子政務中心

電話:(0954)2088900 電子信箱:gysdzzw@126.com

寧ICP備05001237號????網站標識碼:6404000021????寧公網安備64040202000006號

国产一级a片免费、无码